家庭功能在戒毒中的作用

2024年9月10日22:39:05戒毒知识家庭功能在戒毒中的作用已关闭评论

心理康复厨房

图为去年我们在上海奉贤租的一套海边别墅,这是厨房一角,我们老师和几位成瘾康复中的小伙伴们一起吃住,教会他们独立自主,感恩父母与社会,也教会了小伙伴们熟练烹饪家常菜。

看到本文真是感慨万分,我的老师秦老师是民间戒毒机构中开创了家庭戒毒模式,有20多年的历史,很多戒毒同仁都知道他。希望每一个成瘾病人的家属,要积极行动起来,对他们给予更多的爱,对他们的过错给予包容。要充满信心地参与帮助孩子戒毒这件事情,而不是旁观者。

本文摘自《犯罪与改造研究》2024 (09) ,《戒毒人员保持操守情况与家庭干预的思考》,原文如下,供朋友们学习。

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 对于吸毒者的家人来说,他(她)们是最早发现家庭成员吸毒的单元之一,亦是最早自发进行家庭戒毒操守干预的单元。戒毒者的家庭成员利用血浓于水的亲情、朝夕相处的陪伴等有利条件,对戒毒者进行戒毒干预管理,是提高戒毒操守率的重要力量。总结他们戒毒干预的经验教训,综合家庭管理学、优势视角理论、家庭心理治疗技能,借鉴戒毒所、社区戒毒的成熟经验,规范戒毒操守的家庭管理,有利于丰富我国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模式的内涵与外延,为戒毒操守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一、戒毒人员保持操守的家庭干预案例调查情况

(一)家庭干预的基本情况
笔者确定的调查对象为从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符合CCMD-3毒品滥用诊断标准患者的家庭(120 名),具体包括某省隐性戒毒人员(含自愿戒毒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者)的愿意对戒毒人员(以下统称“患者”)进行戒毒操守管理的家庭。患者没有刑事犯罪行为记录,其他家庭成员亦无犯罪记录。家庭成员范围涵盖父母、子女、祖父母(含外祖父母)、孙子女(含外孙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根据CCMD-3毒品滥用诊断标准采集病史,对患者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诊断、评估。

1. 操守保持与家庭干预方法的培训情况。由相关机构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内容包括掌握戒毒操守的家庭管理技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增强家庭改变的动力,使家庭成员团结一致,为患者成功回归社会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

2. 家庭结构与家庭成员范围的厘定。将120名患者的家庭结构划为四类:一是三代同堂型:祖父母、父母、儿女共同生活的家庭;二是核心家Ⅰ型:父母与未婚子女组织的家庭;三是核心家庭Ⅱ型:父或母与已婚子女组织的家庭;四是单亲家庭型,父或母与未婚子女组织的家庭。

3. 家庭干预时间。家庭干预时间为3~36个月。超过36个月未能完成戒毒操守计划的视为戒毒不成功案例。

4. 家庭干预的主要措施。一是维护家庭管理者心理健康——理智开展戒毒干预。二是矫正家庭成员缺点——完善家庭功能。三是持续家庭亲情关怀——强化粘合力。四是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五是患者戒毒行为奖励——阳性强化法。六是患者吸毒行为处罚——厌恶疗法。七是患者心理危机的干预——支持疗法。八是患者尿液、唾液毒品检测——精准监督。九是掌握吸毒者的言行特征——吸毒行为的预警。十是经济管控——阻断患者毒品消费。十一是链接社会——配合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十二是家庭中权威(家长)的惩戒。

5. 患者操守保持之守则。

一是断绝与“毒友”的联系。对原有的可能引发复吸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阻隔,断绝原吸毒朋友关系,切断与其他吸毒人员、毒贩子的往来。同时,积极参加社工组织的活动,结交正能量的新朋友,建构全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减少复吸的可能性。

二是回避原吸毒环境。患者重返吸毒场景,重新目睹吸毒工具、重新听到有关吸毒的话题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吸毒冲动。这时,应立即离开吸毒环境,当因“环境”而出现心瘾时,采用分心的办法,迅速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喜欢做的、毒品之外的事情上,如就餐、看电影、听音乐、与非吸毒朋友聊天等。

三是主动分担家务。与家人共同生活,应按时作息,保持生活规律,参加家庭日常生活活动,分担家庭部分劳动任务,使房间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四是随时接受毒品检测。接受家庭对其定期或不定期的毒品检测,其中不定期检测主要针对的是患者在定期检测后的空隙可能的偷吸,必要时应接受社区戒毒机构、公安机关的毒品检测,一般为尿液、唾液、毛发检测等检测方法。五是寻找安全稳定工作。根据自己的性格、掌握的技能、需求、长处与弱点等,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远离有吸毒高危环境的职业。在寻找工作岗位时,本着有利于戒毒操守管理的原则,首先考虑时间规律、无强烈刺激、经济收入中等、有可靠人士陪伴,家人容易监管的工作。六是按规定接受社区戒毒的管理。即患者在社区牵头监管下,通过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在社区里实现戒毒, ① 包括与社区戒毒工作站签订戒毒协议书,接受由家属、社区干部、公安以及卫生、民政部门人员组成的监护小组的监督。

建立戒毒操守家庭管理微信群,由专业人员开展线上、线下专业指导,对家庭成员因戒毒管理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二)家庭干预结果评价方式
家庭干预结果的评判标准为:一是保持操守 3 年未复吸者;二是保持操守 2 年未复吸者;三是保持操守 1 年未复吸者;四是保持操守 11 个月以下未复吸或尚在吸毒者。

毒品尿液检测的首检由家人、专业人员或社区戒毒工作者共同执行毒品检测,以防止患者弄虚作假。复检由专业人员(或社区戒毒工作者)与家人共同检测,家庭干预的管理者督促执行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患者按规定到社区戒毒工作站进行毒品检测、毛发检测。其他时间由家人监督检测。

评定量表使用 SCL-90 自评量表,采取初诊与干预后复诊进行的心理测试结果。数据统计采用 SPS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前后心理测试结果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p<0.05 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家庭干预的结果

1. 家庭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亚健康是吸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毒品滥用加剧心理问题,也是戒毒失败的主要因素。传统毒品成瘾者大多存在稽延性戒断症状,如睡眠障碍、躯体疼痛、烦躁等症状;新型毒品成瘾者出现妄想、幻听等症状。家庭管理内容涵盖家庭疗法等心理治疗措施,根据具体病情,选用音乐疗法、体能训练、电影疗法、饮食疗法、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缓解消除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干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SCL-90 自评量表显示,患者在抑郁、焦虑、敌对等 8 个因子上的得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其中,强迫因子水平的前后差异最为显著,总分和总症状指数也显著低于干预前,表明干预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特别是对患者强迫行为的改善最为明显。

2. 家庭干预后患者保持操守的情况。家庭结构与戒毒操守成功有很大的关系。结果显示,三代同堂型家庭干预后患者保持操守 3 年、2 年、1 年的共计占 87.5%,为保持操守成功率之首;单亲家庭型,保持操守不成功者占 33%,为该项目中成功率最低者(见下表)。三代同堂、核心家庭Ⅰ、核心家庭Ⅱ型者保持操守成功率明显高于单亲家庭,提示家庭环境、家庭干预人员配置较完整,是提高戒毒操守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差、家庭干预人员缺失,影响干预效果,导致戒毒操守率低,提示单亲家庭更应积极依托社区戒毒,强化干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患者操守保持及家庭干预的思路

(一)维护家庭干预管理者的心理健康

患者的负面行为、抗阻会严重损害家庭成员的心身健康,许多家庭干预管理者“出师未捷心先死”,难以理智地执行操守管理。因此,家庭干预管理者维护好自身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一是要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家庭干预管理者要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性格、态度,意识到戒毒干预管理需长期艰苦跟踪进行,接纳自我优缺点。二是要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够面对患者存在的现实,应用戒毒操守的管理技术开展干预,适应管理环境。三是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干预管理者要善于得到同事、朋友、专业人员的关心、支持,消除操守管理中的孤独、烦恼,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四是要保持乐观情绪。面对管理困难,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五是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锻炼项目并付诸行动,持之以恒。

(二)持续关爱患者

笔者研究发现,戒毒人员不能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与认同,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和归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是造成高复吸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社会支持形式的一种,家庭关爱不但能为患者创造和睦温煦的家庭环境,还能挽留其身心,为戒毒干预管理创造条件和赢得时间。家庭干预管理者应在人格上尊重、感情上亲近、生活上关心、权益上保障、心理上疏导患者。关爱应恰到好处,批评要避免使用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就事论事。此外,家庭干预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帮助患者寻找合适的工作,陪同其参加社会活动等。

(三)管理中应用正负强化法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而回避学习的原理则是将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在厌恶性条件的作用下,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家庭干预属于“开放式”管理,期间患者可能有偷吸毒品的行为。戒毒操守成功的轨迹是戒毒,复吸,再戒毒,反复循环,总体趋势是复吸与吸毒的量逐渐减少,机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适时自动调整自身状态,使内环境在不断变化中维持相对平衡的稳态, ② 最终彻底戒毒,保持戒毒操守。在此期间可采取“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开展戒毒家庭管理,即采用“奖励法”——戒毒行为的奖励(戒毒愉快)与“厌恶疗法”——吸毒行为的处罚(吸毒痛苦)对抗“吸毒愉快”和“戒毒痛苦”条件反射。当患者出现偷吸毒品行为时,立即进行处罚,如批评、降低待遇、提高监督等级以增加其痛苦体验,并可配合认知疗法。对患者的戒毒行为实行阳性强化,如表扬、物质或精神奖励、管理待遇提高、降低监督等级等。管理原则应以事实为依据,不延期处理。

(四)家庭资源的整合

生命史理论认为,家庭环境作为伴随个体一生的重要外部环境,在个体生命早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能起到持续和深远的影响。 ① 戒毒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家庭整体的力量,而患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吸毒需求,会极尽所能,分化瓦解戒毒操守家庭干预管理体系。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互相埋怨,互相伤害,甚至家庭破裂,都不利于戒毒康复。因此,家庭干预管理者要充分调动整个家庭成员参与戒毒操守干预管理的积极性,优化干预管理措施,及时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修复家庭关系,减少出现新的家庭问题,消除诱发戒毒者复吸的家庭因素,并根据家庭成员的地位、个人特点,制定责任制,实行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发挥整体干预管理效果。

(五)链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城市的最小“细胞”,也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格”。 ② 社区戒毒工作站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帮助患者在社区戒毒。因此,家庭干预管理者应积极动员患者接受社区管理,主动向社区反映情况,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戒毒矫正、心理疏导等支持和帮扶,促进其操守保持持续向好, ③ 对于家庭生活困难者,社区可以为患者申请劳动技能培训、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与社会福利,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失业救助、创业税收减免等。在链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过程中,应关注戒毒工作者的作用,通过社会工作服务,让患者重构社会关系网络,并将这一社会关系网络正向积极地放大,最终实现成功戒毒。具体来说,戒毒工作者可以帮助组建各种志愿或互助小组,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患者参与其中。通过参加学习活动了解毒品的巨大危害,学会防范吸毒的技术与手段;通过接受就业指导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结交新友,体会奉献和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的重构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