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估计,我从业戒毒8年多时间,期间接触的毒瘾病人,青年中有70%是父母早年离异的,这个比例是较高的。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父母离异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影响,使得接触毒品后比起父母不离异的更难,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儿童期创伤。
儿童期创伤有不少,父母离异只是其中一种。曾有一个求助者母亲,他的孩子是吸食的麻醉品吸入剂,我多次和母亲沟通,说孩子和你之间是有着隔阂的,但母亲不这么认为,反复强调对孩子怎么好,母子之间没有任何问题。最后我只能无奈的告诉她:“你说的对”。
已有研究指出,吸毒人员遭受儿童期创伤的比例高出正常人群22.1%-42.2%,经历忽视的儿童长大后参与毒品相关违法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1.6倍。
在男性甲基苯丙胺戒断人群中有过儿童期创伤经历的人占比56.2%。在遭受儿童期创伤的甲基苯丙胺戒断人群中,容易出现不可预测的负面行为,并有可能导致广泛的不良现象发生。涉及的神经机制可能是,儿童期忽视与虐待是一种慢性刺激,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造成不同脑区损害,包括额叶面积缩小、海马体积减小、皮质醇水平升高等。在甲基苯丙胺戒断者人群中往往存在家庭功能低下的特征,根据本研究结果,男性甲基苯丙胺戒断者家庭亲密度极端类型(松散、缠结)占比43%,家庭适应性极端类型(僵硬、无规律)占比55.4%,这点结果与国外的发现较一致。极端的家庭类型说明在此类人群中家庭功能存在缺陷,松散的家庭各成员间高度独立、不忠诚、不亲密;缠结的家庭高度依赖他人缺乏独立;僵硬的家庭中有人专制领导,各成员角色之间不易改变灵活性不足;无规律的家庭成员间角色混乱,缺乏领导。家庭功能缺陷往往会导致吸毒行为的产生,需要我们引起警惕并找到可能的影响因素,尽早进行干预。
在男性甲基苯丙胺戒断者人群中,较高的童年期创伤与其成年后家庭功能不良往往是并存的。根据相关分析发现,儿童期创伤中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性虐待四个维度和成年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均存在不同程度负相关。原因可能是,儿童期是人社会化的开端,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当个体在此时期遭受忽视与虐待,并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场景会在脑海里不断重复,逐渐隐含为世界是危险的,人际关系是不可靠、不稳定的。当这种不合理的认知被儿童内化,成年后,其对世界、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必定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成年之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处于一种紧张、对立、相互不信任和不接纳的恶化状态。
家庭成员角色发生错位和混乱,进而使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产生障碍,随之家庭亲密度降低。同样,在面对家庭问题时,因儿童期的忽视和虐待可能会增加其成年后的控制欲。专制的领导和不灵活势必会影响决策判断的正确性,最终导致家庭适应性的下降,这也解释了男性甲基苯丙胺戒断人群中僵硬型家庭占比49.2%的原因。
进一步研究,经过模型拟合后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儿童期创伤维度中的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两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表明男性甲基苯丙胺戒断者成年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受儿童期创伤经历中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影响。儿童期经历忽视越严重,其成年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程度越低,家庭遇到困难后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弱,也就是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降低。原因可能是,男性甲基苯丙胺戒断人群儿童期长时间在身体、情感、衣着、营养、教育等基本需求上缺乏满足,家庭漠视、淡化、忽略对其身心的关爱。这种情感和躯体上的忽视,引起个体成年后HPA轴异常激活、脑灰质结构、脑白质完整性和脑静息态功能异常改变,从而出现人格障碍、精神疾病以及家庭功能缺陷等问题。
在吸毒家庭中,父母更易对自己的孩子实施虐待、忽视等行为,而根据本研究结果,儿童期遭受忽视行为会影响儿童成年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并导致其家庭功能低下。家庭功能低下又被证实是吸毒的重要诱因]。因此,这种恶性循环在吸毒者家庭中是十分危险的,对于改善严峻的吸毒现状也是相当不利的,有关部门应该着重关注吸毒家庭儿童的生存状况。针对今后戒毒预防和矫正工作,本研究将提供以下建议进行参考。发展中国家对于儿童期创伤预防是缺失的,并未意识到这是种危害广泛的精神障碍诱因,但可以提前防控。为此,可以加强儿童期创伤的筛查,将其纳入青少年成长关注计划和政策,尤其是吸毒人员家庭,利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筛选出高危人群并尽早实施干预措施,减少吸毒等不良行为的出现。